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魯曼一點通:系統理論導引





Luhmann leicht gemacht: Eine Einführung in die Systemtheorie

Luhmann made easy: 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 theory

魯曼一點通:系統理論導引


 魯曼,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社會理論家,畢生志業在建立一個「全社會的理論」。他提出的知名見解有:

  ●一個理論的起頭不是同一,而是差異。
  ●一旦捲入溝通之中,人們便再也回不到那輕鬆安逸的靈魂樂園。
  ●只有社會系統才會進行溝通,而不是人類在溝通。
  ●大眾媒體並沒有扭曲實在,它們創造實在。
  ●訊息愈多,非訊息也就愈多。
  ●報章雜誌、廣播與電視規定了這個世界被閱讀的方式。
  ●廣告犯下了現代大眾媒體的彌天大罪:涉有操弄的嫌疑。
  ●媒體引導全社會的自我觀察。

  他的著作,乍看似乎極為複雜,入門不易。讀者該從哪一本書開始、要如何理解魯曼呢?其實在他複雜性理論的背後,始終有一個明確的、獨到的理論框架,可以開啟一道有助於我們觀察現代社會的嶄新的、自由的視野。

  魯曼研究的核心對象是社會系統及其脈絡,其中包括:溝通作為全社會以及每一個社會系統的運作方式、特定的溝通形式與媒介(諸如語言、書寫文字、印刷術和無線電廣播)、溝通從遠古時期的口語部落社會一直到出現了電視與電腦的世界社會的演化,以及大眾媒體與公眾輿論等。魯曼的溝通定義,對於日常生活而言是非常有用的,可以幫助人們正確理解各種現象。本書搭配許多輕鬆有趣的圖像來輔助解說,幫助讀者更容易理解魯曼及他的理論。

名人推薦

  ◆要讓魯曼的系統理論變得容易,輕鬆就可上手,不是件容易的事。要讓魯曼的理論變得淺顯易懂,同時卻又不失其原味與深度,就更難了!瑪格特.博格豪斯教授不但全做到了,還顯得游刃有餘,讀來更是趣味盎然,無怪乎能在眾多引介魯曼系統理論的書籍中獨樹一幟,在德國書市上與學生間普獲好評,不斷再版。──湯志傑(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本書多幅由作者親繪之搞笑與出人意表的插畫,不但讓魯曼深邃宏大的理論體系變得更為可親,而這些插畫本身的傳導與說明的功用,可說與正文相輔相成,讓本書成為深入淺出,又兼具通俗與學術著作的韻味。──邱炫元(政治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瑪格特.博格豪斯(Margot Berghaus)


  德國克萊沃(Kleve)出生,主修文學研究、哲學、社會學、藝術史。擁有哲學博士、社會學大學教授資格。1987-2007年擔任德國曼海姆大學媒體與傳播學教授,發表關於尼可拉斯魯曼、伊曼紐康德,以及關於電視、網路與大眾媒體之影響等學術著作。自2007年起,為漢堡自由藝術家,分別於德國、義大利、美國和中國舉辦過個人藝術展覽。

審定者簡介

阮曉眉

  德國慕尼黑大學社會學博士,現為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系專案助理教授。

譯者簡介

張錦惠


  德國Tubingen大學現代英國文學暨語言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文學理論、角色與情感理論、英國與德國文學從浪漫主義至現代、美學等。譯作有魯曼《社會中的藝術》、《愛情作為激情》、《文學藝術書簡》。
 

目錄

湯志傑推薦序
前言

第一章 關於本書
一、目標:從『博曼』到魯曼
二、策略:複雜性的化約

第二章 魯曼:個人與作品
一、傳記:偶然而成
二、畢生之作:全社會理論
三、魯曼與哈伯瑪斯的論戰
四、研究方法:利用卡片盒來進行溝通

第三章 系統理論
一、此一『超級理論』乃是超級且普世通用的
二、系統理論加上建構主義
三、一種『觀察理論式的』研究法
四、……諸系統所普遍共有的:全社會與它的功能系統
五、生物系統、心理系統與社會系統:就是沒有人的系統
六、關於語言表達與圖像表達的不充分

第四章 系統
一、系統乃其所為之事:它們進行『運作』
二、運作產生『與環境之間的差異』
1. 世界是『無可達及地』遠,而環境是『與系統相關地』近
2. 在「系統/環境」的差異中進行運作的諸系統
3. 在「系統/環境」的差異(自我指涉/異己指涉)中,諸系統觀察……
4. ……環境以及其自身
5. 一階觀察與二階觀察
三、系統以『自我生產』來製造自身
1. 他者製造出來的並不是系統
2. 系統運作,運作,再運作:『具有銜接能力的』
3. 演化產生分化
4. 同時(對環境)開放且(在運作上)封閉的

第五章 社會系統
一、社會系統乃其所為之事:它們進行『溝通』
二、社會,組織,互動:全都是社會系統
三、唯有社會系統才會溝通:人乃在其之外
四、即使是人的意識,也是屬於外部的
1. 社會系統與心理系統是分開運作的……
2. ……但經由『相互滲透』而相互依賴

第六章 溝通
一、不屈不撓且在形式上具有彈性的
二、溝通是有選擇性的
三、以兩位行動者的三種行動為例
1. 行動一,他者的登場:「我認為什麼東西是可以提供作為訊息的?」
2. 行動二,他者:「我要從中告知什麼東西?」
3. 行動三,自我登場:「啊哈,我要被告知什麼東西:選擇性的!」
四、溝通的全新見解
1. 不是人,而是只有溝通才會進行溝通
2. 沒有訊息的傳遞
3. 傳送者不再是老大
4. 沒有相互理解/共識,而是只有差異
5. 真誠是無可溝通的
五、具體的溝通,以大眾傳播為例

第七章 銜接溝通
一、溝通進行,進行,再進行
二、擬行動四,銜接溝通:自我變成了他者
三、具體的銜接溝通,以大眾溝通為例
四、關於溝通的溝通
五、溝通的成功

第八章 雙重偶連性與媒介
一、溝通是『極不可能的』
二、選擇是『偶連的』,而且是『雙重偶連的』
三、藉由『媒介』,所有一切都變成有可能的
四、『媒介』使『形式』變成有可能的
五、魯曼的媒介一覽表

第九章 意義
一、意義就如同世界一般是無可避免的
二、世界是以有意義的方式被觀察,不管是在心理上,還是在社會上
三、意義的三個面向:世界的三個面向

第十章 語言
一、『語音』與『意義』:為了意識與溝通的目的
二、溝通媒介第一號,『社會的繆斯』
三、附論:非語言的溝通──有這種東西嗎?
四、附論(續篇):有的!但只有在特殊的情況下
五、除了『真實的實在』之外,還有一個『第二實在』
六、除了真實的實在的時間之外,還有一個第二時間
七、你的話語是『是的,是的─不是,不是』!
八、是或不是,被騙或者沒有被騙:語言都是一樣的

第十一章 書寫文字
一、『視覺性』語言:無可溝通的開端
二、『傳播』媒介第一號,為了更廣泛的溝通
三、擁有書寫文字的社會是『毀滅性地與眾不同的』
四、如此一來,溝通甚至是特別具溝通性的
五、又再產生一些新的實在層面
六、時間與空間的全新意涵
1. 既是缺席,同時又可以展開溝通
2. 自我製造出來的社會記憶
七、你「或許」也可以書寫
八、批評:就書寫文字而言,是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

第十二章 印刷術
一、溝通再一次進行變革
二、印刷品以市場為導向
三、與作者的距離:與權威的距離
四、知識系統化,語言標準化
五、時間寶貴,線性思考
六、對新穎的讚賞
七、愛情是:如同在小說中一般
八、為觀察及全社會的自我觀察而製的印刷品

第十三章 電子媒體
一、透過電影、電視與電腦,一切又變得不一樣
二、電影與電視創造出一個『不在場的實在』:它是可信的
三、附論:圖像是『部分外於社會的』
四、電腦溝通:由電腦來進行溝通,還是與電腦進行溝通,或者藉由電腦進行溝通
五、非「權威性的」、反「社會的」、無「意義的」……
六、……以及「無中心的」:將世界溝通與世界社會現實化

第十四章 大眾媒體
一、具有特殊社會功能的傳播媒介
二、典型特徵:與大多數的溝通沒有互動
三、科技造成了接觸的中斷:接觸的中斷造就了系統
四、大眾媒體的實在就是兩個實在
五、根本就沒有『扭曲』!
六、「訊息/非訊息」是大眾媒體的符碼
七、一次性使用的易腐壞商品。因此:講求速度!

第十五章 新聞與深度報導
一、新聞與深度報導說出『真相』,或多或少是『與時事相關的』
二、赤裸裸的真相被挑選出來:尤其是真實的赤裸
三、一直都在:『對操弄的懷疑』
四、十個『選擇判準』建構出訊息
五、新聞與深度報導是這樣做出來的

第十六章 廣告
一、廣告騙人:老實地說
二、並且『協助及教唆人們進行自我欺騙』
三、潛在功能:提供品味給沒有品味的人
四、廣告與流行時尚始終要求新穎
五、廣告如同日常生活文化:強制與自由之間的平衡

第十七章 娛樂
一、『真實的實在』開啟了一扇通往「後窗」的窗
二、『第二實在』的訊息
1. 有著快樂的開頭與結尾的虛構性娛樂:令人信服的
2. 策劃性的娛樂:可信的
三、文化是這樣學習策劃與觀察的
四、娛樂『再浸透』入我們本來就知曉且所是之事物
五、『詼諧』:推論回到自己身上以及『自我定位』

第十八章 大眾媒體(續篇)
一、媒體、人、社會:『結構性耦合』
二、藉由基模與論題進行耦合
三、大眾媒體製造確定性,『社會記憶』
四、大眾媒體製造不確定性,『激擾』
1. 它們譴責社會的缺失:激擾的
2. 它們的知識是『模稜兩可的』:激擾的
五、建構實在:真實的建構
六、共識或者非共識,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第十九章 公眾意見
一、公共性意味著:從外部被觀察
二、窺探政治
三、甚至不是意見,而是論題
四、大量的匱乏、衝突與道德
五、對抗複雜性的建構

第二十章 全社會的自我描述作為建構:結論一
一、一階觀察與二階觀察,一階模控學與二階模控學
二、建構是無可避免的
三、社會的自我描述:弔詭的
四、……盲點……

第二十一章 溝通與全社會的演化:結論二
一、水井中的三塊石頭:系統、溝通、演化
二、溝通與社會:一種演化
三、從遠古,經過高度文化,到世界社會
四、接下來將走向何方?展望
1. 社會觀察它的未來:風險
2. 溝通進行演化:無邊無際的
五、魯曼:不斷延續

出版後記:引水人之跋/邱炫元
參考文獻
關於插圖
譯名對照表
《魯曼一點通》推薦序

  要讓魯曼的系統理論變得容易,輕鬆就可上手,不是件容易的事。要讓魯曼的理論變得淺顯易懂,同時卻又不失其原味與深度,就更難了!瑪格特.博格豪斯教授的《魯曼一點通:系統理論導論》不但全做到了,還顯得游刃有餘,讀來更是趣味盎然,無怪乎能在眾多引介魯曼系統理論的書籍中獨樹一幟,在德國書市上與學生間普獲好評,不斷再版。

  同為魯曼系統理論的愛好者,如今能看到此書中文版面世,我不但感到欣喜萬分,更覺得這實在是件功德無量的事。因為,魯曼系統理論交纏、遞迴的複雜概念網絡與書寫方式,其實對一般讀者立下了相當高的進入與理解障礙。一如作者所言,「沒有基礎知識便想踏入魯曼的世界,因此是相當費勁的」,往往,在閱讀魯曼的許多著作時,「腦袋裡事先存有理論的基礎知識乃是預設的先決條件」。許多對魯曼系統理論的誤解與批評,往往便由此而來。

  因此,我要特別感謝博格豪斯教授的高足陳吉興先生,獨力出資贊助這本在台灣怕終究是冷門的學術書。同時,我也要向一肩擔起翻譯重任的張錦惠女士,以及榨出時間幫忙審訂的阮曉眉教授致敬。最後,我還想謝謝幫忙穿針引線的邱炫元教授,找到這兩位正牌的系統理論愛好者,讓本書能如同德文原版般深入淺出,達成讓就算毫無相關知識背景的讀者,也可輕鬆掌握系統理論的目標。

  要完成這樣的知識挑戰,絕對不是就理論解理論便可做到,而有賴引入眾多信手便可拈來的日常實例,引導讀者熟悉魯曼有別於學界一般習慣的概念界定,以及顛覆傳統看法,乍看之下極易先入為主斥之為胡說的觀點。這如何可能呢?在一般的觀念裡,深和淺不正是對立的嗎?兩者同時成立,豈不矛盾?

  如果我們引入「弔詭」這個系統理論的核心概念,便可了解深與淺是有可能得兼的,而不必然矛盾。弔詭最直接而明白的界定,便是兩者互為條件。換句話說,正是因為能深,所以才能淺,同時也正因為能淺,所以才能深。重點是,弔詭之所以不是矛盾,關鍵在它勇於面對真實的世界,引入了「時間」,就表面的矛盾進行開展,而非滯留在無時間的邏輯裡,以致被自己的擬想所困。依此,如果系統理論的表述始終只能詰屈聱牙、艱深晦澀,而無法講清楚、說明白它究竟在談些什麼,讓一般讀者也能聽得懂的話,那麼這無疑將證明是系統理論本身有問題。

  值得慶幸的是,博格豪斯教授的《魯曼一點通》具體證明了,雖然理解系統理論的門檻不低,但只要讀者敢於跨出接觸的第一步,願意使用自身的理性,推敲、思考剛聽或許覺得不習慣甚或怪異、荒謬的觀點,絕對可以理解系統理論在講什麼,乃至日益為其所說服,轉而擁護魯曼敢於與傳統決裂的基進立場。只是,就如「開展」的意象所點明的,「深入淺出」無疑是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的,而無法一開始便同時成立。而既然是深入淺出,自然就不會是一知半解,那勢必既得對系統理論的全貌有個概觀,又要能深入其理論觀點的核心,乃至論證上的細節。

  這時,難題可就來了,雖然在語言的表述上,我們大可釐清說系統理論是交纏、遞迴的,但要透過書寫介紹它時,仍不免只能按線性的時間循序漸進。那麼,要如何操作如此複雜而困難的全面性的介紹與引導呢?特別是,當所要介紹的,是一套從差異而非同一或統一出發的理論時,如何才能保持其風格與特色,而不致「扭曲」呢?

  退休後定居於漢堡,成為自由藝術家的博格豪斯教授,不但充分利用個人的繪畫專長,輔以大量的插圖以增進讀者的理解,同時還發展出一套由點而成線、成面,逐步由淺入深的書寫方式,並把他對書寫方式的反省,反身性地套用到分析魯曼的分析與寫作風格上,把系統理論深刻的洞見,用淺顯易懂的例子和語言,具體例示給讀者知曉。

  於是,站在博格豪斯教授幫我們釐清了系統理論諸多重要基本觀念此一點的基礎上,讀者將可了解為何系統與環境是組差異,為何說系統理論是從差異而非統一出發;為何只有系統才會進行溝通,是溝通而非人在進行溝通;為何人不是個系統;為何系統理論會採取運作建構論的立場,為何任何的觀察都是建構;為何要談實在的雙重化與二階觀察;系統在運作上封閉,但在因果上卻對環境開放究竟是什麼意思;魯曼與哈伯瑪斯到底在爭些什麼……。

  進一步,博格豪斯教授幫我們連點成線,逐一交待了魯曼系統理論的探討範圍︰從一般系統(原則)到特殊系統(的運作方式);從全社會到特定的功能系統;從互動、組織到社會;從政治、經濟、宗教、教育、藝術、科學到大眾媒體;從溝通媒介到語言、文字、印刷術與電子媒體等傳播媒介……。雖說這些粗略的線條自然不可能窮盡魯曼系統理論「所有一切」的內容,卻畢竟勾勒出魯曼系統理論的整體輪廓,速描了其可及的射程範圍,讓讀者不致見樹而不見林。

  緊接著,博格豪斯教授以其專長領域的大眾媒體為例(但又不限於此),闡示魯曼系統理論的實質內容,讓線進一步可連成面,更透過適時注入魯曼別具慧眼的具體分析,讓系統理論整個變得立體起來。因此,讀者將了解到,記憶其實以遺忘為前提;為何大眾媒體會以訊息╱非訊息為符碼,為何新對它來說如此重要;為何大眾媒體的功能在觀察與描述,也就是建構實在,製造激擾,好讓溝通得以繼續銜接下去;而它又是如何透過接觸的中斷而分化出來成為自我生產的功能系統;為何關於社會與世界的一切,我們都是透過大眾媒體知道的;為何根本沒有扭曲的問題;為何論題會比意見還重要……。

  最後,博格豪斯教授更以《大眾媒體的實在》一書的寫作方式為例,剖析魯曼如何從確定性開始,而結束於詰問此一確定性的合理性何在,或說此一確定性究竟是如何可能的,也就是透過怎樣的運作過程而得以確立下來成為看似穩固的參考架構的分析取徑,展示系統理論如何以反諷的姿態,進行社會學的啟蒙。

  要提醒的是,正如系統理論的一般原則所揭示的,任何複雜性的化約、任何的簡化,不只可能反而又增加或提高了複雜性,更必定蘊含著「風險」。用白話來說,再棒、再傑出的導論與簡介,終究無法取代原典,《魯曼一點通》自也如此。因此,不但有意對系統理論多點了解的讀者,有必要閱讀魯曼自己的著作,就是只想正確掌握系統理論立場的讀者,也有自行比對本書與魯曼原典的必要。值得讚許的是,博格豪斯教授對此有充分的自覺。他不但引用魯曼不可把地圖與實際地域混為一談的比喻,還聚焦討論了語言的限制,更直接提醒讀者,對於本書的插圖要有「在理論上無可避免是不夠正確的」心理準備。如果二階模控學的看法是對的,觀察終不免要依賴模型與簡化的話,那麼博格豪斯教授無疑提供了一個夠複雜、夠貼切,有著充分自我反省能力的模型。

  相信讀完本書後,深得其味的讀者將配備有一套強而有力的觀察世界的模型,能從許多新穎的視角重新觀看日常周遭或許再平常不過的事物,而玩味出新意來。從差異與偶連性出發,以功能分析的方法追問有無功能對等項的系統理論,無疑可提供我們許多洞見,開啟新的觀察與描述的可能性,而這勢必又將反身性地引導我們行動與實作的方向與可能性。因此,魯曼把自己的論文集命名為「社會學的啟蒙」,並非誇大之詞,而是恰如其名的反思。不過,在鼓勵大家將二階觀察的視角與方法,具體在日常生活的大小事上實驗的同時,我想提醒一下,魯曼之所以能用一套完整且令人信服的系統理論顛覆掉「許多我們非常熟悉的、表面上十分明確可靠的知識」,不單純只是靠運用二階觀察的技術,靠系統理論所仰仗的新區分來看一階觀察而已,而是也十分倚賴他的卡片盒,倚賴他大量閱讀的心得與筆記。換句話說,沒有眾多理論與經驗研究的累積,沒有那些作為二階觀察對象的一階觀察,二階觀察仍是無所施其功的。而既然就社會系統來說,所有的觀察都必定包含在它的觀察對象之內的話,師法社會或說觀察社會就算不是終南捷徑的話,無疑也是條不會錯,終究要走的路。

湯志傑(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魯曼一點通》台灣中文版前言

  親愛的台灣讀者,

  社會,和所有更小型的社會系統一樣,都是由溝通所組成,而且除了溝通之外,別無其他。因此,假使我們想要瞭解社會的話,我們就必須研究溝通,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社會理論家,尼可拉斯.魯曼(1927-1998)如是說。我很開心,可以藉由《魯曼一點通》這本書中文版的問世,與台灣的讀者一同進入溝通之中。

  魯曼的著作極為複雜,入門不易。讀者可以從哪一本書開始呢?魯曼寫了這麼多書。而且,花費許多的時間和精力,值得嗎?無論如何--我是如此堅信!--在複雜性的背後,始終有一個明確的、獨到的理論框架,可以開啟一道有助於我們觀察現代社會的嶄新的、自由的視野。這樣的視野不僅可以適用在魯曼與我所居住的德國,同樣也可以適用在讀者居住的台灣。我甚至認為,魯曼的溝通定義對於日常生活而言,是非常有用的。

  我希望我的書可以幫助讀者深入理解尼可拉斯.魯曼及他的理論,尤其是台灣中文版的問世,可以對台灣的讀者有所助益。我在此誠心地感謝您對此書所投予的關注!並且衷心希望您可以從中獲得許多樂趣,以及許多知識!

瑪格特.博格豪斯
二〇一五年七月 於德國漢堡

第十四章 大眾媒體
 
一、具有特殊社會功能的傳播媒介
 
在我們討論過語言,書寫文字、印刷術與電子媒體等「傳播媒介」──所有這些都算是「溝通媒介」(試比較第八章第五節的媒介系統性整理)──之後,現在我們要討論的是「大眾媒體」。在之前的章節中,我們已經按照時代順序介紹過溝通媒介的演化。如今,這樣一個原則將被捨棄。因為大眾媒體絕對不是接續在上述這些媒介之後的下一個發展階段;這裡所要關注的,反而是另一個不同的角度與觀點:大眾媒體的特殊社會功能。
 
社會在它從早期的形式一直到現代的演化過程中,始終不斷持續分化,而且與此同時,還有許多諸如政治、經濟、法律、科學與藝術等次系統或者子系統或者「功能系統」逐漸形成,它們都是以自我生產的方式進行運作,並且執行特殊的功能。大眾媒體也屬於這些功能系統之一。大眾媒體建構出一個它自己的社會系統,一個現代社會的功能系統。
 
魯曼的研究興趣在於整體的社會理論。但是,為了檢測他的分析工具,他一個接著一個地在各個不同的次領域中進行操演。因此,諸如《社會的政治》、《社會的經濟》、《社會的法律》、《社會的科學》、《社會的藝術》等專書(試比較之前的第二章第二節)陸陸續續出現。大眾媒體對魯曼而言也是一個可供檢測的領域。他其實也可以將探討大眾媒體的專書命名為:《社會的大眾媒體》;但是,他卻將它命名為《大眾媒體的實在》(1996)。
 
我們到目前為止所討論過的溝通媒介,包括語言、書寫文字、印刷術和電子媒體等等,都是一種媒介,但它們並不是系統;它們服務於心理系統與社會系統(試比較之前的第十章第一節)。而且,它們是屬於大眾媒體的先決條件。唯有當魯曼提到分化出來的功能系統之時,他才會使用「大眾媒體」的概念(試比較1997,1098)。
 
那麼,現在大眾媒體所執行的究竟是什麼樣的功能?《大眾媒體的實在》這本書的標題指出了一個核心的命題:大眾媒體的功能在於為全社會觀察與描述「實在」(Realität)。這本書中的第一句話如此表述:
 
「我們所知道的關於我們的社會、關於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的一切,都是透過大眾媒體得知的。」(1996,9)

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一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volves, So Does Its Criminal Potential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volves, So Does Its Criminal Potential

By JOHN MARKOFF

The next generation of online attack tools used by criminals will add machine learning capabilities pioneered by A.I. researchers.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Margaret Boden教授對日本"AI"實務之批評, 值得思考、討論

此篇標題聳人聽聞而已,更有趣的是 Margaret Boden教授對日本"AI"實務之批評,

值得思考、討論。

(Margaret Boden - Creativity & AI -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dEXIOiAsaw

Jan 16, 2013 - Uploaded by Adam Ford
Dr Margaret A. Boden, OBE, (born 26 November 1936) is a combinative researcher in the fields of Artificial ...

Margaret Boden - The Information Philosopher

www.informationphilosopher.com › Solutions › Scientists

Margaret Boden's 2006 two-volume Mind As Machine is an extraordinary history of ... In her 1990 book The Creative Mind, Boden explored the conflict between ...)

霍金教授再次強調人工智能毀滅人類可能

  • 2016年 10月 20日


HawkingImage copyrightGETTY
Image caption霍金教授多次對人類發展的未來表示擔憂

英國劍橋大學物理學家霍金教授(Professor Stephen Hawking)曾在兩年前對BBC表示,發展全面的人工智能可能導致人類的毀滅。
星期三(10月19日)晚間在劍橋大學舉行的「未來智能中心」(Centre for the Future of Intelligence)開幕儀式上,霍金教授再次表達了自己的這一觀點。
「未來智能中心」將分析和研究人工智能對人類所產生的影響。
霍金教授說,他很高興有人在傾聽上述觀點。
他在儀式上發表簡短講話,描述了人工智能可能構成的潛在危險。
他回顧了人工智能領域最近出現的飛速發展,包括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技術,以及谷歌計算機對人類頂尖級圍棋手所取得的勝利。
他說,「我認為,對於一個生物大腦和和一台計算機所能取得成就來說,其間不存在深刻的差別。所以從理論上來說,計算機可以效仿人類的智能,並超過人類的智能。」
霍金教授表示,人工智能的發展可能幫助人類消除疾病,消除貧困,阻止氣候變化,但是也可能產生人們不願意看到的種種後果,包括產生自主武器,造成經濟災難,以及發展出同人類發生衝突時擁有自己意願的機器。
「簡言之,強大人工智能的崛起可能是人類遇到的最好的事情,也可能是最壞的事情,但我們還不知道答案。」
他說,「未來智能中心」的一個簡單的使命就是弄清楚人工智能未來是不是會毀滅人類。
對人工智能議題做過50年研究工作的著名學者博登教授(Professor Maggie Boden)也在這次活動中發表了講話。
她隨後對BBC記者表示,她對人類被毀滅的前景並不擔心,也不像霍金教授那樣擔心人類會很快進入人工智能未來。
但是她說,她擔心的是人工智能已經產生的影響,例如在日本,有人熱衷於用機器人照顧老人和病人,這讓她感到恐懼。
她說,社會必須問一問,這樣的做法是不是缺乏人性。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contract theory, The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2016

決定將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資訊貼到此blog。


荷姆斯壯在1970年代末期提出的「資訊內含原則」,解釋委任人(例如公司股東)應該替經理人(例如公司執行長)設計最佳契約,將經理人的薪資與績效相關的資訊建立連結。根據其理論,最佳契約就是能提供經理人足夠的誘因為委任人賣力,但又不至於讓委任人的利益陷入風險。荷姆斯壯的理論主張,公司股東必須替經理人設計最佳契約。若契約有缺失,經理人可能在短期內創造現金流,製造漂亮財報,藉此獲得更高紅利,但卻忽略公司長期的健全性。此作法到後期,恐會掏空公司資產,經理人賺飽後走人。 
哈特則在1980年代中期提出「不完整契約」,替契約理論另闢新徑。他主張不可能在一份合約中顧及所有層面,所以必須善加分配控制權。他的理論對企業的所有權及控制提供新思維,廣泛應用在經濟、政治和法律層面,例如:公司合併、債務和股本的適當比例,或學校、監獄該私有化或公營的問題。 
Congratulations to Professor Oliver Hart, a former undergraduate at King’s College (1966), and a former Fellow of Churchill College, who has been jointly awarded the 2016 Economics Nobel Prize this morning.


Professor Oliver Hart, a former undergraduate at King’s College (1966), and a former Fellow of Churchill College, has been jointly awarded the 2016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along with Bengt…
CAM.AC.UK

Press Release: The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2016

10 October 2016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has decided to award 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2016 to
Oliver Hart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USA
and
Bengt Holmström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MA, USA
“for their contributions to contract theory”

The long and the short of contracts

Modern economies are held together by innumerable contracts. The new theoretical tools created by Hart and Holmström are valuabl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real-life contracts and institutions, as well as potential pitfalls in contract design.
Society’s many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s include those between shareholders and top executive management, an insurance company and car owners, or a public authority and its suppliers. As such relationships typically entail conflicts of interest, contracts must be properly designed to ensure that the parties take mutually beneficial decisions. This year’s laureates have developed contract theory,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many diverse issues in contractual design, like performance-based pay for top executives, deductibles and co-pays in insurance, and the privatisation of public-sector activities.
In the late 1970s, Bengt Holmström demonstrated how a principal (e.g., a company’s shareholders) should design an optimal contract for an agent (the company’s CEO), whose action is partly unobserved by the principal. Holmström’s informativeness principle stated precisely how this contract should link the agent’s pay to performance-relevant information. Using the basic principal-agent model, he showed how the optimal contract carefully weighs risks against incentives. In later work, Holmström generalised these results to more realistic settings, namely: when employees are not only rewarded with pay, but also with potential promotion; when agents expend effort on many tasks, while principals observe only some dimensions of performance; and when individual members of a team can free-ride on the efforts of others.
In the mid-1980s, Oliver Hart made fundamental contri-butions to a new branch of contract theory that deals with the important case of incomplete contracts. Because it is impossible for a contract to specify every eventuality, this branch of the theory spells out optimal allocations of control rights: which party to the contract should be entitled to make decisions in which circumstances? Hart’s findings on incomplete contracts have shed new light on the ownership and control of businesses and have had a vast impact on several fields of economics, as well as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His research provides us with new theoretical tools for studying questions such as which kinds of companies should merge, the proper mix of debt and equity financing, and when institutions such as schools or prisons ought to be privately or publicly owned.
Through their initial contributions, Hart and Holmström launched contract theory as a fertile field of basic research. Over the last few decades, they have also explored many of its applications. Their analysis of optimal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lays an intellectual foundation for designing policies and institutions in many areas, from bankruptcy legislation to political constitutions.

Read more about this year's prize

To read the text you need Acrobat Reader.
Illustration: © Johan Jarnestad/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Oliver Hart, born 1948 in London, UK. Ph.D. 1974 from Princeton University, NJ, USA. Andrew E. Furer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t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USA.
http://scholar.harvard.edu/hart/home
Bengt Holmström, born 1949 in Helsinki, Finland. Ph.D. 1978 from Stanford University, CA, USA. Paul A. Samuelson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nd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MA, USA.
http://economics.mit.edu/faculty/be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