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 星期四

In Memory of H. A. SIMON; 謝謝解釋 de gustibus;Alexander Pope

2016.1.29
Oliver E. Willianson
...should push come to shove, our guy (Simon) was smarter than your guy (X).

GSIA 4 Nobel Prize 15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1.6.19

In Memory of H. A. SIMON
( A mail to Learning Organization Forum on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yles )
Last weekend I read The Economist 'Obituary' on Herbert Simon(1916-2001).
http://www.economist.com/people/displayStory.cfm?Story_ID=511223
(please help us to locate as many information as possible.)

I started to write my own series of appreciation for this great learner, scientist and educator. One theme we discussed several years ago is about this subject. If you like to read his Models of My Life (MoML) and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SoA), there are plenty insights on this important subject.

For example, I quoted his "In the Afterword I reflect on the methods I have used in my research...if permitted, I will stay at this pleasurable, exciting work a while longer."( MoML, please also see his learning and teaching journey.)

He defines the 'style' in SoA, together with Marshall's Economics textbook and so on.
It is difficult to tell the nuance of this subject but you might like to read his quote of Paul Valery's Instants( ...As one speaks to the closest one.) in MoML.

I didn't meet Herb but we knew our own learning styles through emails partially at least.
Herb knows Chinese and we know the meaning of 'history' , Words, Deeds, and Worth of an evergreen life and his theories in sciences.

hanching chung
3月16日回永和,接到卡耐基-梅隆大學(CMU)校長室(Office of the President)的信,稱呼我' Dr. Hanching Chung'
原 來是該校校長室和董事會(Boards of Trustee)邀請我參加3月18日的紀念會的;內有特別事件辦公室(Office of Special Events)回函。我嘆聲氣。決定在網路上紀念你。可惜先生你一向未介紹師母,我未能致點哀,失禮。先生 Herbert A. Simon
The Richard King Mellon University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Psychology
Dear Herb,

I received the snail mail of your University's invitation to a tribute to you on March 19, 2001. I appreciate your home-made stories of your learningorganizations.

I know that day will come when, Simon's University starts to learn and teach professionally about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and complex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when, your different versions of Models
without 'revisions' any more and when, your Navigations without maps really sailed to the sun and when, the water mixes with oil with 'smiles' finally when, the learning CMU and HAS's friends no more 'papers' generation, no more biased random walks, no more transformations of English Alexander Pope to Chinese Pope Alexander, no more reflections on 'bounded rationality' in Human Affairs and Cognition with love, no more Foreign Places and Languages never experienced, no more De Gustibus est Disputandum humor.
Someday we'll meet in Cosmos Club somewhere and I interview with your sharpest needle in the Haystack, we might agree that we had our satificed lives.

Hanching Chung
'I think we should ask seriously whether we, too, should not be paying explicit attention to the technique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H. A. Simon's 'Learning to Teach and Learn'.


 2012.4.30
 我翻譯人工科學時,請教Simon 這句話 de gustibus
 接下來,發現許多經濟學名家都有這方面的論文。




梁實秋的文學因緣 (台北:文星 1964 定價12元)可能是第3手 後有20元/150元標價 -文星叢刊31
307+2頁

文學因緣. Author, 梁實秋. Publisher, 愛眉文藝出版社, 1970.
出版者傳記文學出版社, 1988 頁數149 頁
此書內容豐富  26篇   可惜各篇多無發表日期等資料

書名取自白居易與元九書一句:"自敘為文因緣 與年月之遠近也" (可惜此書類似章學誠力主: 立言者文章應附年月 自己的文章卻多缺年月)

 末3篇篇名
 胡適之先生論詩  283


這篇多根據嘗試集相關的論作

其實 胡適之先生談詩的文很多應該全錄一番

豈只是贊揚"具體".......: 包括提倡"達"之外更重要的"真" (他有特定的意思)....

文末 提出"美未易賞" 說法 也講到西方學術中關鍵語


  de gustibus non est disputandum There is no disputing about tastes.講到品味    那是無法爭辯的
De Gustibus: Loving Coffee Without Being a Drip

*****

2016.5.21
Models of My Life  By  H. A. SIMON的簡體字版將Pope (Alexander Pope) 翻譯成"教皇"。





Author and satirist Alexander Pope was born on May 21st 1688. Even while he lived, casts of his bust were the most often reproduced and purchased by the great families of the day—outnumbering those of Shakespeare or any of the Greek poets

Alexander Pope was born on this day in 1688
ECON.ST








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How AI can revolutionize science (The Economist Dec. 1 2023)

 

人工智慧如何能夠革新科學 How AI can revolutionize science

 十二月 1 , 2023  

  從演化進程來看,人類文明 (或人之成為萬物之靈) 最大的驅動力來自於其語言能力的發展; 語言不但傳達意念也傳達知識。 文字的發明,因其可以記載和累積,使知識的傳達更久、更遠、更廣; 印刷術的問世使文字的傳輸快速超越國界、世代、階級和種族。 生成式AI (大型語言模型GPT) 的到來,讓人類可以利用機器從歷史文字中挖掘新的知識及智慧,甚至可以加速科學發現的速度。 下面這篇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2023年9月22日) 的社論就是在闡述這個可能性。 原文先經ChatGPT翻譯,後經編者修訂。 

 

 

人工智慧如何能夠改進科學

 

這項技術正應用於許多領域,並可能大幅激發科學的進步。

 

人工智慧(AI)的影響一直是一個廣泛討論的話題,有關其潛在威脅的議論和擔憂一直興起。 然而,也有觀察家關注AI的潛在回報,認為它可以幫助人類解決一些最棘手的問題,尤其在醫學、氣候科學和綠色技術等領域。 這一觀點主張,AI有望加速科學發現的速度,引領一個黃金時代的發現。 這個問題值得檢驗,因為AI的應用可能對大規模失業和機器殺傷性應用的擔憂提供平衡。

 

 

科學發現的歷史

 

歷史上,新技術和工具常常帶來重大科學發現的時代。 例如,17世紀的顯微鏡和望遠鏡擴展了科學家的視野,鼓勵他們基於自己的觀察,而不僅僅遵循古代智慧的傳統見解。 這導致了天文學、物理學等領域的快速發展,並推動了新的發明,如擺鐘和蒸汽機,後者成為工業革命的關鍵推動力。

 

在19世紀末,研究實驗室的設立將想法、人才和材料以工業的規模結合在一起,促使了更多的創新,包括人工肥料、藥物和電晶體,後者成為電子設備的基礎。 從20世紀中葉開始,計算機的應用,特別是模擬和建模,促使了新型科學形式的出現,從武器和飛機設計到更準確的天氣預測。

 

 

AI在科學中的應用

 

AI在當今的科學領域中有著多種應用,涉及的領域廣泛,從物理學到醫學、材料科學和天文學等。 它可以識別有潛力的研究候選人,如藥物研發中的分子特性或能源技術中的材料特性。 AI還可以處理大量數據,如來自粒子加速器或望遠鏡的數據,以尋找模式和趨勢。 此外,AI可以進行複雜系統的建模和分析,如蛋白質的折疊或星系的形成。

 

一些具體的應用包括新抗生素的發現、希格斯玻色子的確認以及識別狼的地區口音等等。 這些應用顯示AI在科學研究中具有巨大的潛力。

 

 

機器學習和科學發現

 

兩個具有前景的領域值得關注。 首先,是“基於文獻的發現”(LBD),這涉及使用語言分析工具,類似ChatGPT,來分析現有的科學文獻,以發現可能被人類忽視的新假設、聯繫或想法。 LBD不僅有助於識別新的實驗方案,還可以建議潛在的研究合作夥伴,促進跨學科合作。

 

第二個領域是“機器科學家”或稱為“無人實驗室”。 這些機器系統使用AI分析現有數據和文獻,形成新的假設,然後進行數百甚至數千次實驗,測試這些假設。 這種方法涵蓋了系統生物學、材料科學等領域。 與人類科學家不同,機器不依賴於以前的結果,受偏見影響較少,且易於複製。 這可以擴大實驗研究的規模,探索新的理論,引導科學研究朝向以前未考慮的方向發展。

 

 

克服社會障礙

 

因此,人工智慧可能改變科學實踐的想法是可行的。 但主要的障礙是社會學的:只有在人類科學家願意並能夠使用這些工具的情況下,這種變革才能發生。 許多科學家缺乏相應的技能和培訓; 有些人擔心自己可能會失業。 幸運的是,有一些令人樂觀的跡象:人工智慧工具現在不再僅僅受到人工智慧研究人員的推動,而是被其他領域的專家所接受和應用。

 

政府和資助機構可以通過推動更廣泛的共同標準使用,以允許人工智慧系統,交換和解釋實驗室結果和其他數據,來提供幫助。 他們也可以資助更多研究,以實現人工智慧智能與實驗室機器人的整合,並探索私營部門所追求以外的人工智慧形式,因為私營部門幾乎將所有資源都投注在像ChatGPT這樣基於語言的系統上。 不那麼時髦的人工智慧形式,如基於模型的機器學習,可能更適合科學任務,例如假說 (hypotheses) 的設定。 

 

 

人工元素的添加

 

在1665年,正值科學迅速進展的時期,英國的多才多藝家羅伯特·胡克 (Robert Hooke) 將新科學儀器的出現,如顯微鏡和望遠鏡,描述為“將人工器官添加到自然之中”。 這些儀器讓研究人員能夠探索以前無法進入的領域,並以新的方式發現事物,對各種實用知識都帶來了“巨大的好處”。 對於胡克的現代繼承者來說,在未來幾年,將人工智慧添加到科學工具箱中,有望產生類似的世界性變革性結果。

 

 

鄭清和,11-13,2023

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Newell on Soar as a "final project" that would outlast him.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 › watch
Newell on Soar as a "final project" that would outlast him.





其他人也搜尋了以下項目

models of
my life pdf




YouTube





Amazon UK







A.M. Turing Award -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A.M. Turing Award -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A.M. Turing Award -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What is the theory of Newell and Simon?



How did the Logic Theorist work?





意見回饋


網頁搜尋結果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https://amturing.acm.org › pdfPDF
Allen Newell




So, life for Werner is a sequence of five years, nominally five years project. Each one picked by looking at the state of science at the time. There are in fact ...
24 頁·233 KB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https://www.nap.edu › read › chapter
ALLEN NEWELL | Biographical Memoirs: Volume 71


Allen Newell chose for his life's work answering the fourth of these questions. ... Choose a final project to outlast you. For Allen, Soar was that project ...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https://amturing.acm.org › newell_3...
Allen Newell - A.M. Turing Award Laureate -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The Soar project continues today, long after Newell's death, fulfilling Newell's maxim that one should “choose a final project that will outlast you.” Newell on ...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https://www.nasonline.org › ...PDF
Allen Newell




Choose a final project to outlast you. For Allen, Soar was that project. NOTES. 1. In preparing this account of Allen Newell's life I have drawn heavily on a ...
35 頁·276 KB






CiteSeerXhttps://citeseerx.ist.psu.edu › ...PDF
In Pursuit of Mind: The Research of Allen Newell


由 PBYKEN ANDREYO 著作 · 1992 · 被引用 20 次 — Choose a final project to outlast you. 10. Everything must wait until its time. Science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11. To each scientific style its own ...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https://ieeexplore.ieee.org › iel4
Allen Newell: 1927-1992




由 HA Simon 著作 · 1998 · 被引用 18 次 — A large slice of Newell's life was now spent in preparing re- search ... Finally, Newell said, “Choose a final project to outlast you.” Soar was that ...
14 頁·2 MB






Defense Technical Information Center (.mil)https://apps.dtic.mil › sti › pdfPDF
Mind Matters: Contributions to Cognitive and Computer Science in Honor of Allen Newell


1992 — Allen Newell chose for his life work answering the environments in ... final project to outlast you. He said he didn't think preciated. We ...







其他人也搜尋了以下項目


Models of My Life pdf

2023年11月4日 星期六

如果【AI力即國力】,我們要怎麼提升我們的AI國力?尤其在最關鍵的 LLM 大腦建置上?

 

 
類似的話我講過太多次,講到人家覺得我只關心自己認為重要的領域,所以最近我只做不多講。
訓練大型語言模型的基礎建設是什麼?把大型語言模型放進個人裝置需要那些核心技術?國內投入多少資源在提升基礎建設、鑽研核心技術、培育人才和團隊呢?
國家層級的決策,個人說再多也不見得有用,等國家有共識再說吧。這麼多年來,我們應該都學到一件事情,等政府出手不如自己動手,業界有心做的話,要主動積極,這一波商機的技術門檻遠較過去高,如果抱持著舊有的心態,恐怕難以為繼。
可能是文字的圖像
 
【沉重的呼籲:大官員、大老闆們,請重視 Taiwan AI LLM】
以後每一台PC都是AI-PC,每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LLM,每家公司或群體都可以擁有自己的LLM,建立專屬的數位大腦?
如果未來的世界景象真的如此,那麼,我們未來要用的基石LLM 從哪裡來?誰做的?
【AI力即國力】?說得好,但是,我們國家做了多少這個攸關國力強弱的基礎建設與研究?我們會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嗎?
去年十一月底ChatGPT 爆紅,給世界帶來震撼,帶來了大語言模型(LLM) 的瘋狂浪潮。大家瘋狂的追逐 AI 2.0,科技大廠競相投入AI LLM競賽。
在中國,有超過一百家以上的廠商或研究機構大規模的積極投入 LLM 的研發。很多的LLM 計畫是從頭打造自家的模型。掌握根基的技術。
在台灣,則是普遍拿 Meta 的開源模型 Llama2 來加以訓練中文語料,強化中文的知識能力。沒有魄力、沒有規模、缺乏大量資料。
這樣足以作為台灣未來AI國力的基石嗎?我們會掌握AI關鍵技術能力嗎?我們會有競爭力嗎?
如果,未來 Meta 停止推出 llama2 後續開源模型,如果未來中國廠商開發出了中文最強大、最聰明的基石LLM,透過國內的廠商進軍台灣市場,怎麼辦?如果未來中國的廠商或是機構因為強大AI的加持大幅提升競爭力,而台灣的沒有,那會有甚麼後果?
如果【AI力即國力】,我們要怎麼提升我們的AI國力?尤其在最關鍵的 LLM 大腦建置上?
我們經濟部補助 67億給 Nvidia 在台灣成立 AI研發中心,請問,積極投入發展自己的AI LLM技術建立台灣的數位大腦重要還是吸引外資來建立他們的AI研究中心重要?AI LLM 對未來產業影響非常大,經濟部關心嗎?重視嗎?打算如何因應?
我們國家也重視太空科技,預計十年 250億,一年投入25億到火箭計畫。我們同意火箭計畫很重要,但是也容我們問一下,火箭計畫和數位台灣大腦計畫哪個重要?一樣重要好了,那麼 AI LLM 計畫的經費多少呢?長期規劃呢?
我們有非常強大的產業界,一年賺千億或百億以上的企業多的是,這些大老闆們與其智囊團如何評估未來AI LLM的影響?打算如何因應?還是只在等待政府的獎勵政策?
我們政府不是沒錢,產業多的是有錢的集團,資產上兆的集團數十個,這麼影響巨大的劃時代關鍵技術為什麼不積極投入?在怕甚麼?面對AI時代的浪潮,你們的魄力與遠見在哪裡?
到目前為止我所知道的台灣 LLM 團隊有國科會的 TAIDE、台大資工博士生林彥廷的Taiwan-Llama、聯發科創新基地、中研院資訊所辭庫小組等,可惜的是規模都很小,重複做近似的事情,拿開源的 LLM 來進行中文訓練,缺乏對技術的深入研發。抱歉,我悲觀地認為,這樣很難有強大的競爭力。需要有個機制來集結大家,並加入更多人才組成強大的團隊,更深入地做技術研發,才有機會。
我悲鳴的呼籲,希望大老闆們、大官員們好好想想,好好規劃,積極的以大魄力,大資源,集結國內AI LLM人才團隊,讓AI LLM 最強的人才來組隊來領導,來積極投入AI LLM技術研發與基礎建設( 例如大量資料集與人工知識內容建立)。以我所知,論AI LLM 實戰的功力,台大資工博士生林彥廷是最強人才,堪當大將。學界李宏毅等研究學者也是非常頂尖的人才,請給他們大資源讓他們積極的全心投入。
如果我們不積極建置台灣自己的強大數位大腦,而最後被宰治,在數位時代我們國家將失去靈魂,失去尊嚴,失去競爭力。
如果企業因為擔心LLM研發需要大資源,擔心冒太大風險,那就合作組隊,建立共同AI實驗室或是基金會,一個大企業出個兩億以上,十個大企業就有二十億以上經費,如果規劃妥當不亂花錢,夠了。只要能匯集台灣AI LLM最佳人才,建立強大研發團隊與內容建置團隊,就有機會成功的。
-----------------------------------------------------------------------
台雲耕耘大數據八年,累積了數十億華文網頁資料,數百億筆社群資料,目前全力投入AI平台系統建置計畫。也在規劃新的LLM 技術研發計畫。我們樂於跟其他團隊合作,或是共組更大團隊。我們有台灣最齊全的中文資料,我們樂於當根基建設的黑手,我們甘於當配角。我們相信只有大家一起合作組隊努力耕耘才有生機。
我老了,累了。我不知道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為建設台灣數位大腦的理想而努力奮鬥,但還有一口氣,我殷切的盼望台灣可以組一個堅強的 AI LLM 團隊,由年輕的將才來發揮,我們盡量輔助,貢獻所長,也幫忙培育人才。或者,如果有大企業要積極投入 AI LLM 計畫,我們也樂於合作或加入。

2023年10月4日 星期三

感想或書評

朱 敬一


《新 AI 與新人類》,我有許多不同意見


蘇經天博士寫了一本書,是當前正夯的 AI 話題。我認為此書與「值得閱讀」的門檻有不小的距離。書是作者寄送的,敬表感謝,但是書中有不少觀點值得商榷。那些觀點未必是錯的,但頂多只能算是作者的一家之言。我不希望讀者太受一家之言所影響,所以提出以評論。


蘇博士的學術訓練背景是生化、神經科學,對於認知科學理論、蛋白質結構擁有有豐富知識,因此他對於 AI 在新蛋白質結構探索方面的應用,我是贊同的。此外,蘇博士也從認知科學的角度將知識體系分類分層,進而解說為什麼 AI 能夠幫助人類在知識建構上更加突破,我也認為是別具創意。這些,都是此書前半部的內容。但是到了書的後半,作者犯了(自己描述舊知識體系)「線性推理」的毛病,對於他不全然了解的領域做了太多沒有說服力、甚至缺少證據的延伸,我就不得不評論一下了。


1)P 211,作者認為 AI 時代將協助形成一個「知識不再是特定群體的專利,我們將看到一個知識無國界、共享無界限的時代」。This is terribly wrong and misleading. AI 與大數據輸入是分不開的。對於擁有 big data 的人或群體而言,AI 功能甚大。反過來說,對於不容易接觸到 big data 的群體,AI 像是沒有油料的 F35 戰鬥機,沒什麼鳥用。但是,誰擁有、誰能接觸到大數據,是極度不公平的。在自由世界,FB、Google、Amazon 是手上大數據最多的強者。即使AI 「程式」是平價普遍的,但是「數據資料接觸」的不平等,完全看不出有什麼解決之道。即使 AI 時代,知識也絕對不可能共享,甚至不平等也將更為加劇。尤有甚者,AI 的學習功能是有 increasing return 的,這更會持續、擴大初始階段已然創造的不公平。


2)以上討論的是民間;如果把政府加進來討論,AI 的可能危害將更為驚恐。最近政治學文獻顯示,AI 將大幅穩固獨裁者的地位。以前,獨裁者的監控非常沒有效率。柏林圍牆倒塌時,東德 1600 萬人口,竟然需要 200 萬密秘警察與抓耙仔,才能執行監控,幾乎是「1 人只能監控 8 人」。現在,拜 AI 之𧶽,輔之以政府手中的人口、財稅、戶籍、房屋、通訊、IP、GPS、銀行等資料,獨裁者有如脫胎換骨,掌控人民易如反掌。例如中國的「社會記點」制度,幾乎掐死中國所有的反抗。此外,以前的獨裁者還得擔心瓜牙政變,但現代的 AI 瓜牙不會政變,獨裁將更加穩固。政治學者評估,2011 年的「阿拉伯之春」,現在在中國斷無可能。這樣,算是一種「AI 新世界」的成就嗎?


3)我想問一個反向思考的問題:一方面,中國想努力用 AI 篩檢資訊、監控人民、維持自己的極權統治。但另一方面,民主陣營的資訊工程師也可以利用 AI,去迴避中國的篩檢,也許用一種「中國 AI 篩檢沒有問題,滲入民間,但是慢慢發揮作用,逐漸掀起風潮」去反操作去設計 AI。這就像,現在有類似 AI 的軟體,去偵測某篇論文有沒有抄襲;將來會不會有另一種軟體,去「迴避」偵測軟體的偵查?這樣的 attack 與 counter-attack, 究竟哪一邊有優勢?或是,這只是沒頭沒腦的競爭?


4)作者對於知識體系的了解,恐怕疏散了些。作者有化學、生醫的知識背景,也讀了 EMBA。但 EMBA 所學與人文社會的知識骨幹之間,恐怕有重大差別。若由這些知識背景而推論 AI 對知識建構的幫助,也就有些瑕疵。說個故事幫助了解:2013 年我做國科會主委時,一位台大資訊工程系的大尾教授來報告他「數位化 ⋯ 歷史資料」的計劃,希望國科會補助。資訊教授說:數位化資料之後,電腦可以協助整理出各種關鍵字串連、型塑內容架構、文獻交叉分析等工作,這些都有利於未來研究。那個年代還沒有 AI 這個字,但是意思有點像。我問的問題是:余英時會覺得這些數位資訊整理有幫助嗎?這位教授楞住了。這是值得許多人思考的問題。


5)我粗淺地認為,包括 AI 在內的資訊梳理,應該可以大幅降低一些知識進入的「門檻」,省下很多「苦工」。但降低門檻未必有助於知識提升。就人文社會而言,知識的提升往往是「在余英時這一級的人的腦袋裡」完成的。他腦袋裡有一套特殊的、原本空白但逐漸充填的知識系統,「外力」難以介入。如果余英時真的用 AI 去協助,反而會攪亂了他自己的系統建構。有一回我請余公寫「與蘭花有關」的書法,他說「與蘭花有關的詩句,應該最早出現在楚辭吧」!這種偏冷偶然的問題,他是怎麼知道答案的?他哪裡需要 AI 幫忙找答案?如果他真的戴上一套配備偉大程式的人工智慧輔助,他自己原本的腦運作,會不會受到干擾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猜:會。


6)即使看看 hard science 的理論形成,我也不覺得 AI 一定有幫助。AI 的投入是數據資料,我們希望能經過大量投入數據,由此(或藉此幫助)產出「理論」。但 Einstein 不是這樣說的。E=mcc 的式子、光遇到重力會轉彎,當時都完全沒有「數據」。Einstein 的名句是:It is the theory which decides what we can observe (我則加上:not the other way around). 我認為,頂尖的研究者都有驚人的 insight;他們能夠在細部推導、實驗分析、統計迴歸之前,就大概「猜到」可能的結論。如果你問我 AI 對重要理論建構的可能幫助,我會回答:only if AI can help us form the insight. 


7) 我這個想法,與 2023 年九月十六日那一期的 Economists 專輯結論頗為類似。該雜誌說:AI 似乎對兩個領域的知識創新有幫助。其一是 literature-based discovery, 其二是 robot scientists. 前者,是利用類似 ChatGPT 的技術,把科學文獻上已經存在的理論知識,做無里頭的串接組合。後者,是用機器人權充科學家,把成千上萬個現有理論組合拚接,然後由機器人用實驗技術檢驗測試。我認為,這樣推論的 AI 可能貢獻頗為合理。記得 Steve Jobs 說,innovation is about connecting dots. AI 如果能夠幫助我們快速地連結成千上萬個 dots, 是比人工厲害多了。但是這與蘇博士的推論,有非常大的距離。


8)蘇博士認為 AI 也有助於心靈調適,幫助我們探索內在的自我和覺醒。這個說法近乎玄妙。至少禪修的覺醒,是唯心面的。「從聞思修 入三摩地 初於聞中 入流亡所 所入既寂 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如是漸增 聞所聞盡 盡聞不住 覺所覺空 空覺極圓 空所空滅 生滅既滅 ⋯」。這「盡聞不住」的境界,「數據」還有什麼意義呢。最後,也講一下「面對 AI 的態度」。蘇博士建議我們「無須焦慮,只須積極應對」。可是我不想這樣。想積極應對卻發現自己應對不了,那恐怕才是焦慮的開始。我的哲學是:「能走絕不跑,能站絕不走,能坐絕不站,能躺絕不坐」。不管要積極或消極面對,我都不會焦慮。

2023年8月23日 星期三

市面上有日文科普如“有限理性”和“Simon 學習法”等的翻譯

 這本書 #西蒙學習法:如何在短時間內快速學會新知識


推薦給在學的學生, 考證照的考生, 以及一般人需要學習新東西的時候.


這本書借鑑了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的理論: 只要方法得當,肯下功夫,具備一定的基礎,人人都可以在短時間內掌握任何一門學問。

當然更不用提赫伯特‧西蒙本人的豐功偉業: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榮獲圖靈獎, 在認知科學上的不斷前進, 以及人工智慧的先驅者....還有《管理行為》,《人工科學通識》等經典著作傳世.

8

不過這本書是從西蒙本人的理論延伸出來, 如何將大理論切割細分為可理解的小組塊(chunk), 還綜合了各種有效的學習方法, 提供給各行各業, 從小到大的學習者參考>>

2023年7月4日 星期二

零ㄧ萬物

 我親自籌組的新公司今天官宣定名「零一萬物」,致力打造AI2.0全新平台,加速AGI到來。歡迎自薦推薦優秀人才!


大語言模型為代表的AI2.0迎來大爆發,據相關統計,大陸的大模型公司已經進入到“百模大戰”階段。當前,很多觀點甚囂塵上,既有誤解,也有局限。比如:使用海外的開源大模型就可以做出、本地版的OpenAI;大模型燒錢且耗人,只有巨頭才有入場券;不需要做大模型,小模型就足夠了;甚至大模型創業公司過多……


在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博士看來,AI大語言模型是不能錯過的歷史機遇。通過發展AI大模型,能夠在人工智能領域保持技術引領地位,並在多個應用領域取得競爭優勢,推動創新產業發展,帶動經濟增長,實現科技與經濟的雙重紅利。


秉持這樣的初衷,2023年3月下旬,李開復博士親自帶隊,塔尖孵化了一家AI2.0公司。經過三個月籌辦期,該公司首度對外亮相,正式官宣“零一萬物”新品牌,官網(01.AI)同步上線 。 “零一萬物歡迎有AI 2.0技術實力和AGI信仰的優秀人才加入,一起打造AI2.0全新平台,加速AGI到來。”


■ 零一萬物正式成軍,數十名核心成員到位


自今年3月底對外宣布籌辦AI2.0新公司後,李開復博士廣發“招賢帖”,積極在全球範圍保密狀態定向延攬頂尖技術人才,旨在打造AI2.0時代的平台及應用生態,打造一家世界級的公司。


零一萬物目前團隊已經有數十名核心成員,集中在大模型技術、人工智能算法、自然語言處理、系統架構、算力架構、數據安全、產品研發等領域。已加入的聯創團隊成員包含前阿里巴巴副總裁、前百度副總裁、前滴滴/百度首席算法負責人、前Google高管、前微軟/SAP/Cisco/副總裁,算法和產品團隊背景均來自國內外大廠,同時啟動 2023 DeeCamp AI 人才項目,廣為邀集對大模型領域具有熱情和創意的優秀實習生,參與六大前沿熱門的大語言模型研發課題,共同打造一家展望全球的 AI 2.0 公司。


短短數月,零一萬物團隊迅速高位組建,正式成軍。對於公司定名“零一萬物”,李開復博士表示,零一即01,代表的是數字世界,從零到一,乃至宇宙萬物,寓意 “零一智能,萬物賦能” 的雄心。


自研大模型底座的創業,不僅需要技術、人才,更需要塔尖資源整合和塔尖認知視野。零一萬物之所以能夠積厚成勢,一方面源於李開復博士過往40年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科研和產業經驗,另一方面得益於創新工場擅長的科技投資+全面賦能的“塔尖孵化”模式,能夠幫助科技公司從零到一再到萬,打造世界級的創新。此前,創新工場已經“塔尖孵化”六家AI公司,並有一家公司成功上市。


零一萬物致力於成為一家由技術願景驅動、擁有卓越工程底蘊的創新企業,推動以基座大模型為突破的AI 2.0掀起技術、平台到應用多個層面的革命。 “我們預測,全新的AI2.0平台將能有效幫助提升人類生產力,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及社會價值。”李開復博士表示,如同Windows帶動了PC普及,Android催生了移動互聯網的生態,AI2.0將誕生比移動互聯網大十倍的平台機會,將把既有的軟件、使用界面和應用重寫一次,也將誕生新一批AI-first的應用,並催生由AI主導的商業模式。


■ AI大模型亟待自主創新,科學化實現 “自研大模型”  


在李開復博士看來,大語言模型的演進不會一步到位,而是會經歷L1到L3三個階段。現階段,大多數初創公司處於L1階段,下一步需要跨越“湧現”門檻,成為L2級主流大語言模型,最後追趕L3全球一線公司,成為強大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實現高質量、高性能的目標。


建立AI 2.0大語言模型,零一萬物選擇了最難、最重的一條:自研模型之路。為此,零一萬物正搭建一個強勁的實驗平台,構建數千卡GPU集群進行訓練、調優和推理,提高數據有效參數量,以及使用的高質量數據的密度,以構建連續、可控、科學化的訓練能力。


著眼當下,大模型自研需要從細微處探討技術路徑,以最科學化、智能化的方法和工具實現自研大模型。零一萬物將大模型平台研發拆解為七大模塊技術路線圖,包含定義模型能力天花板的預訓練框架(Pre-train)技術、精進模型實現能力的 Post-train技術、支撐模型高效訓練的 AI Infra技術、更多元化多介質的多模態模型技術、平台中間件及工具鏈技術、推理和服務部署技術。七大技術模塊均需招募頂級科學家和工程師,集合全球最先進的大模型技術認知和最新論文實踐。目前,零一萬物七大方向的技術專家來自多家中外科技大廠背景,擁有高比例的博士學位背景,三個月內已經實現百億參數規模的模型內測,正往300到700億參數規模擴大。


零一萬物堅定自研大模型的技術路線,因為開源模型和小模型的技術實現,絕對無法達到與海外大廠自研模型的性能。從現階段實際體驗看,許多聲稱效果類似ChatGPT 的開源模型,都只局限於簡單對話,在長文本生成和推理等任務上受到模型本身結構和大小的限制,無法適應稍微泛化或複雜的任務。


從中長期發展看,過度依賴模型意味著只能知道結果,不掌握過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自身能力天花板和邊界被他人定義,很快會碰到實現多種多樣任務的能力天花板。海內外國情、文化、用戶習慣、法律法規也不盡相同,海外開源技術隨時有關停、切換高額收費或限制地區訪問等風險。只有充分結合中文語言數據,才能實現AI2.0發展自主可控。


零一萬物未來也計劃推出開源的模型版本,吸引優秀人才共同提升模型,推動全球 AI 2.0 的開發者生態。因此,大模型創業公司應該擁抱開源,但不能過度依賴於開源模型。只有盡快建立自己的技術優勢,構建起強大的生態護城河,才能真正抓住AI2.0的歷史機遇。


■ 國內外巨頭企業紛紛入局,創業企業機會何在?


目前,海外少數幾家領先企業引領了全球大模型前沿技術突破,帶動從 AI 模型、AI技術設施、AI應用等多層次的新一波創業榮景。


這根源於海外對AI的研發願景和巨額投資。按照 Preqin 數據分析,2020年至2023年6月,全球兩大投資市場美國AI投資額為232.5億美元,是中國大陸的3.6倍。今年起,全球AI2.0賽道瞬間白熱化,2023年1月至6月中旬,僅美國的AI賽道投資金額就高達266億美元,是大陸 AI 賽道投資40億美元的6.6倍。


不過,國內AI發展追趕勢頭強勁,呈現百花齊放的市場局面,這代表著大模型賽道的未來無限可期,又一波創新動能蓄勢待發。近年來從互聯網、移動互聯網、O2O、電商等新的技術和商業模式開端,都曾出現野蠻生長到重構市場新秩序的過程。獨特而頑強的創業家精神、足夠大且激烈的市場競爭,正是激發新一波創新至為關鍵的動能所在。


矽谷知名投資人 a16z 安德森·霍洛維茨這麼評價新一波的AI 2.0 技術:“這個市場的潛在規模難以把握——介於所有軟件和所有人類的努力之間。” AI 2.0 巨大的機會,可見一斑。


李開復博士認為,大模型公司的多元化,會催生一波從 AI 2.0 模型、AI 2.0基礎設施、到 AI 2.0 全新應用的創新生態,“我們預測一旦本地有了真正原生、高質量的大模型產生,高質量和有創意的應用會百花齊放,宛如移動互聯網和AI 1.0時代一樣。”全球市場上將出現少數幾家具有豐沛資源支撐算力需求的大模型公司,帶動各種下游應用的繁榮發展,逐步完善 AI 2.0 的全新生態,探索嶄新的商業模式,進而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及社會價值。 “如果市場風平浪靜或只有少數玩家,那我們才真的需要擔心落於人後。” 


“大模型的技術門檻很高,非常需要整合一個兼具科研能力和開發實力的高效團隊,制定貫徹公司的技術和產品戰略,從上到下一致執行。”李開復博士表示。客觀來看,現在研發突破也許落後美國幾年,但擅長技術迭代且具極其優異的工程能力和執行速度,未來可期。 AI2.0市場規模巨大,容納得下巨頭、中小企業、初創公司在三個層級的公司賽馬。和大廠相比,技術頂尖、能專注掌握大模型打法的創業公司有著集中資源、策略靈活、能打硬仗、落地執行力強等優點,反而更有機會領跑行業,正如ChatGPT背後的OpenAI公司一樣。


在眾多的創新梯隊中,零一萬物具有顯著優勢和競爭特色。李開復博士擁有逾40年國際AI經驗,親自牽頭籌組,全球範圍的頂級 AI 專家陸續加入,目前組成的核心團隊深度參與過世界最大幾家軟件平台的構建,深度理解平台成功的方法論。


始於AI2.0時代,零一萬物將堅持AI-first理念,讓科學家和工程師可以無國界進行科技交叉,建構行業領先的通用大語言模型,之後推出結合圖片、視頻、3D等能力的多模態模型。零一萬物會加速用最新 AI2.0 技術來打造亮眼的應用,著眼下一代具有顛覆性的入口級 Super App,同時逐步發布完善的平台中間件和開發者工具,推動全新 AI 2.0的應用創新生態發展。


■ 號召信仰 AI 2.0 和 AGI 的頂級人才加入


“AI是對人類學習歷程的闡釋,對人類思維過程的量化,對人類行為的澄清,以及對人類智能的理解… AI是人類認識並理解自己的最後一里路,我希望加入到這個全新綻放、充滿前景的未來科學領域”。


這是1983年李開復攻讀卡內基梅隆大學博士學位的申請信。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先驅者之一,40年來,他始終活躍在人工智能科研和產業一線。 1998年,李開復創立微軟亞洲研究院,已成為亞洲培養人工智能人才最多、輸出人才質量最高的“AI學府”。當時的青年才俊們,如今仍在人工智能大潮中熠熠生輝。


新技術帶來的的興奮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投身其中。從技術員背後一行行沉默的代碼,到能夠與人類“談笑風生”的ChatGPT,人工智能的“聖杯”——AGI(通用人工智能),正在從理想照進現實。 OpenAI將其寫在企業使命中,多家行業巨頭選擇堅定投入甚至“All in”。


如果AGI是星辰大海,零一萬物正是要為這場夢想遠征搭建必需的人才、技術、平台和願景。 AI2.0不僅僅是個高能聊天工具,也不僅僅是圖文創作的AIGC生成,Co-pilot和如今看到的應用都只是AI2.0能力的開端。 “我們將專注打造AI2.0時代的平台及生產力應用生態,我們的願景,是把零一萬物打造為一家向全球展現我們研發及工程能力的世界級公司,也期待更多懷抱 AGI 想像力的人才加入。”李開復博士表示。目前,零一萬物簡歷投遞通道已在官網(01.AI)開啟。


讓人期待的是,AI大模型賽道中,最終脫穎而出的公司,一定是那些敢於全力投入新技術的先驅者。 AI2.0終將超越聊天工具的範疇,變身智能生產力工具,成為萬事通的AI助手,進而影響和賦能實體產業。我們將迎來全新的應用時代,徹底改變傳統交互和商業模式,大幅提振社會生產力。


■ 零一萬物官網:http://01.ai/ 

歡迎有AI 2.0和AGI信仰和技術實力的伙伴加入


(本文轉自創新工場微信公眾號)

2023年6月19日 星期一

CMU

 



The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has created a Generative AI Innovation Incubator, designed to cut through the multiple, perplexing and often conflicting stories about generative AI, and help members of the public better benefit from the technology and identify its risks.


Led by faculty throughout SCS, this series of summer events designed with insights from the learning sciences a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will unite people of all skill sets and experience — including experts in large language models and AI-curious community members — to shape the future of generative AI. The incubator will feature guest lectures, instruction, hands-on group projects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 sessions.


"The Generative AI Innovation Incubator will not only provide instruction, practice and mentored group projects, but it will also host community engagement sessions with facilitated presentations and discussion about societal issues," said Carolyn Rosé, interim director of the Language Technologies Institute and a professor of language technologies a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he goal is to shape the direction of continued work on AI toward positive societal ends."


The events are taking place throughout the summer on CMU's campus and virtually when applicable. Registration is open, and everyone is invited to apply.


2023年5月20日 星期六

A series of AI announcements by Meta:





洪士灝

比起堆砌機器學習模型,我的個人興趣比較偏向系統運算架構的研發,例如Meta AI的Yann LeCun剛剛發佈的這類技術。
這些技術將會是AI產品和服務的商場決勝關鍵 — 誰能夠在AI的訓練和推論上,提供比對手高一截的性價比,誰就有更大的機會宰制市場。







Yann LeCun
·

A series of AI announcements by Meta:
- MTIA v1: an AI chip for fast inference: https://ai.facebook.com/....../meta-training....../
- RSC: 5 exaflops, 16,000 GPU Research Super Cluster for AI research: https://ai.facebook.com/blog/supercomputer-meta-research-supercluster-2023/
- AI-focused data centers: https://ai.facebook.com/....../meta-ai-infrastructure....../

2023年5月3日 星期三

This Robot Can Paint. But Is It Art? (nyt) ;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by Herbert Simon aesthetics of music and painting both inhere in the discovery of a partially.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by Herbert Simon
Monoskop
https://monoskop.org › images › Simon_Herber...


PDF

by HA Simon · Cited by 34488 —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 Herbert A. Simon.3rd ed. ... aesthetics of music and painting both inhere in the discovery of a partially.
241 pages
Missing: artifience ‎| Must include: artifience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Third Edition


MIT Press
https://mitpress.mit.edu › the-sciences-of-the-artificial







by HA Simon · Cited by 34488 —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reveals the design of an intellectual structure aimed at accommodating those empirical phenomena that ... by Herbert A. Simon.
Missing: artifience ‎| Must include: artifience



This Robot Can Paint. But Is It Art?

Researchers at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developed an A.I.-powered arm that can paint an abstract acrylic. Is it art?

A painting made by FRIDA Red, one of the two robotic arms at the FRIDA project; A.I.-assisted artworks by the robots; a human-sculpted Play-doh hand mimicking a robot hand in the lab.Credit...Kristian Thacker for The New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 A.I. systems continue to evolve and expand, so does their impact on our lives.


2023年3月26日 星期日

Models of a Man, Tawney and others. bifurcation of the labyrinth. expertise. Life as " a continual amazement; a continual bifurcation of the labyrinth." (Herbert A. Simon). a Labyrinth Vacation.


bifurcation of the labyrinth. expertise. Life as " a continual amazement; a continual bifurcation of the labyrinth." (Herbert A. Simon). a Labyrinth Vacation.



2010/8/31

Models of a man: essays in memory of Herbert A. Simon - Google 圖書結果

Mie Augier, James G. March - 2004 - Biography & Autobiography - 553 頁 His well-known book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addre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decision-making and problem-solving processe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This ... books.google.com/books?isbn=0262012081...
2009/4/5「2月9日Simon, Herbert (Alexander) 謝世(1916-2001)。痛心、之後5年未能正式出版其著作翻譯本,慚愧。」 這樣講也不全對,我的月刊在2001年6月出版過專集。之後我每年會上網更新相關的資源,不料去年磁碟機毀損,今年忙其他事。 「我今天去台大圖書館,才知道Herbert A. Simon過世(2001)之後,the MIT Press 出一本 Models of a Man -- 朋友紀念他的。書可能都在經濟系的老師手中。」 我到書店目錄一看,簡直是舉世諸領域名人的作品。我當時實在應該試筆,寫一位透過閱讀與通信而知道皮毛的SIMON.

Models of a man: essays in memory of Herbert A. Simon - Google 圖書結果

Mie Augier, James G. March - 2004 - Biography & Autobiography - 553 頁 His well-known book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addre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decision-making and problem-solving processe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This ... books.google.com/books?isbn=0262012081...
Models of a Man Essays in Memory of Herbert A. Simon Edited by Mie Augier and James G. March Table of Contents and Sample Chapters Herbert Simon (1916-2001), in the course of a long and distinguished career in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made lasting contributions to many disciplines, including economics, psychology, computer 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1978 he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for his research into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within economic organizations. His well-known book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addre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decision-making and problem-solving processe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This book (the title is a variation on the title of Simon's autobiography, Models of My Life) is a collection of short essays, all original, by colleagues from many fields who felt Simon's influence and mourn his loss. Mixing reminiscence and analysis, the book represents "a small acknowledgment of a large debt." Each of the more than forty contributors was asked to write about the one work by Simon that he or she had found most influential. The editors then grouped the essays into four sections: "Modeling Man," "Organizations and Administration," "Modeling Systems," and "Minds and Machines." The contributors include such prominent figures as Kenneth Arrow, William Baumol, William Cooper, Gerd Gigerenzer, Daniel Kahneman, David Klahr, Franco Modigliani, Paul Samuelson, and Vernon Smith. Although they consider topics as disparate as "Is Bounded Rationality Unboundedly Rational?" and "Personal Recollections from 15 Years of Monthly Meetings," each essay is a testament to the legacy of Herbert Simon -- to see the unity rather than the divergences among disciplines. Mie Augier is a postdoctoral fellow at Stanford University. James G. March is a Professor Emeritus at Stanford University. Essays in Memory of Herbert A. Simon Edited by Mie Augier and James G. March Preface xiii Acknowledgments xv Prologues Herbert A. Simon, Scientist Mie Augier and James G. March 3 He's Just My Dad! Katherine Simon Frank Sample Chapter - Download PDF (49 KB) 33 I Modeling Man Is Bounded Rationality Unboundedly Rational? Some Ruminations Kenneth J. Arrow 47 On Rational Satisficing William J. Baumol 57 Memorial to Herbert A. Simon William W. Cooper 67 Consilience,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Legacy of Herbert A. Simon Richard H. Day 75 Interdisciplinary Reasoning and Herbert Simon's Influence Yuji Ijiri 93 Beliefs and Tastes: Confessions of an Economist David M. Kreps 113 The Best Is the Enemy of the Good Roy Radner 143 The Hawkins and Simon Story Revisited Paul A. Samuelson 153 Herbert A. Simon Opened My Eyes Reinhard Selten 163 Monetary Rewards and Decision Cost in Strategic Interactions Vernon L. Smith and Ferenc Szidarovszky 169 II Organizations and Administration A Focus on Processes: Part of Herbert Simon's Legacy Philip Bromiley 183 Herbert Simon as Friend to Economists Out of Fashion John Conlisk 191 Herbert A. Simon and the Education of Managers William R. Dill 197 A Very Reasonable Objective Still Beyond Our Reach: Economics as an Empirically Disciplined Social Science Giovanni Dosi 211 Lessons I Learned from Herbert A. Simon and His Friends: A Reflection on My Years at the Graduate School of Industrial Administration Julian Feldman 227 Heuristic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obert E. Goodin 233 "Warmly Yours, Herb" Harold Guetzkow 251 Economics after Simon Brian J. Loasby 259 Herbert Simon and Organization Theory: Lessons for the Theory of the Firm Oliver E. Williamson 279 The "Easy Problem" Problem Sidney G. Winter 297 III Modeling Systems Causality, Decomposition, and Aggregation in Social Science Models Albert Ando 307 Bounded Rationality and Decomposability: The Basis for Integrating Cognitive and Evolutionary Economics Peter E. Earl and Jason Potts 317 Near-Decomposability, Organization, and Evolution: Some Notes on Herbert Simon's Contribution Massimo Egidi and Luigi Marengo 335 Herbert Simon Axel Leijonhufvud 351 Rational Forecasting, Learning, and Decision Making Charles C. Holt 355 Herbert Simon: Intellectual Magnet Michael C. Lovell 365 Herbert Simon: Some Cherished Memories Franco Modigliani 373 Herbert Simon and Production Scheduling John F. Muth 377 IV Minds and Machines "On a Different Plane" Edward A. Feigenbaum 383 Striking a Blow for Sanity in Theories of Rationality Gerd Gigerenzer 389 Attribute Substitution in Intuitive Judgment Daniel Kahneman and Shane Frederick 411 Encounters with the Force of Herbert A. Simon David Klahr 433 Strong Ideas Kenneth Kotovsky 451 Heuristics for Scientific Discovery: The Legacy of Herbert Simon Pat Langley 461 Herb Simon: A Recollection Pamela McCorduck 473 Letter to Herb Simon George A. Miller 481 Herbert Simon, David Hume, and the Science of Man: Some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s of Models Joseph C. Pitt 483 Markets as Artifacts: Aggregate Efficiency from Zero-Intelligence Traders Shyam Sunder 501 Personal Recollections from 15 Years of Monthly Meetings Raul E. Valdes-Perez 521 Epilogue A Soft Goodbye James G. March 533 About the Contributors 537 Name Index 請教司馬賀管理教育   讀者當知,司馬賀(H. A. Simon)為一了不起的教育家。他在40年代創設(主持)的卡內基理工工商學院,是世界頂尖的,也出了一些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這在《管理行為》中,有個案:「一所商學院的設計」。   我在1999年2月寫信向他討教管理學如何教?因為根據西方名校傳統,入門課要由資深的教授教,才會有融會貫通的樂趣。我以前在東海大學化學系四年級(1990)實驗一年,所得的結論是:「管理學無法教,因為智慧無法傳授。」上學期在中原試一學期「近代管理學趨勢」,期終改論文作業時,才知自己教的不好,學生因而所學甚淺。我感到很深的挫折,就向司馬賀大師請教,如果他是我,會如何啟發後輩學者。   他在3月5日('99)給我一封信,其中有關管理學教育的一段,翻譯出來給大家參考:   「如何教管理學(Administration)是個難題。目前美國大多數商學院所選出來的MBA(企管碩士)大多至少有兩、三年商業實務經驗,這樣教起來就極不一樣了。要是學生沒有這種經驗背景,我總是試著要求學生把所就學的的大學看成一個組織,以組織學的話來看待大學中的事情,從而能把大學當作實驗室的代替品。這並不改變你的論點(按:其實這是司馬賀在自傳《我生活的種種模式》中的看法):許多管理學上的原理(principles) 很簡單而又明白清楚;難在如何根據所信的原理養成力行的習慣。然而,我們不該從中得出結論說,:習慣是不可改的。(按《管理行為》中有專節討論組織的習慣與創新。)」 (我按照他的建議,希望學生研究中原大學,這可把他們難倒了,……我記得當時談很多電腦化註冊和選課系統…..)   我又與他談大中國區的大學教育之「質」(例如世界上真正的科學實証教育,並未在教育中生根立足,所以怪力亂神現象特別嚴重。)和「量」(台灣的高教並不符合人民的期望,而大陸的高教投資,遠低於發展之所需。台灣的所謂「追求卓越」,大筆的散財於高教,小學等基本教育和設備之質與量堪虞…)   我是有心辦網路上的自由SIMON大學。他以為大學量已經太多,當前提以及未來數世代)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現代化的傳播科技,把世界上的一流大學(Strong universities)之資源與社區連用、分享。   我希望能編本《司馬賀談教育》;這以後有機會再談。   近來讀張漢裕教授所譯的R. H. Tawney《中國的土地與勞力》(1995,協志工業叢書;原書1929年出版),其中有許多話很重要:   「...國家所需要的是受過教育的人,不是沒受過教育的畢業生,…再不可為了大量生產而犧牲內容。應該側重教學生自己思考──這是比較費力的事...」(中譯本,pp. 206 -207)   Tawney真是名家,他對竹爭中國現代化的整體建議是引《浮士德》中的一句詩為喻:『設非自己心靈出,何得精神助你與。』意思是:若非從你自己心中湧出,你不能得到什麼使你心靈更爽健。(p.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