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K. J. Wu 吳國經 轉給我的信:
仲庸的日本辦公室同事儀勳說:『對永遠的大哥,也是 Mr. Always Say Yes--劉san 大家的阿伯,致上最深的悼念與敬意. …..』
我們通常不太知道:自己在朋友心中的形象?
所以有些人如卜少夫先生或曹又方女士,採取生前讓朋友公開”懷念或送別的方式…..
(今年6月15日在中原大學,三呆介紹我,讓我自己嚇一跳….)
這活動對我準備投影片2天 99張
6/15 歷時 (含交通)約7小時半
將陸續公布相關資料和照片 敬請期待 (王老師今天簽近80人的書 不亦樂乎.....)
我在介紹約200年前法國人畫拿破侖的兵力損失圖時
突然了解這種圖可以用來表示各種 "損失函數" 譬如說 等車的不對稱損失......
恰好今天是H A. Simon的冥誕
我在演講中指出Simon 在1999年給我的一封信
談如何將自己的學校當一組織/系列來研究
我還舉舉2009年演講題目是台中港路
這對東海大學而言是系統的環境--- 2位來自台中的博士生的印象就很深刻..... 其一還是吳國精先生的親戚
鳥瞰20世紀的品質、生產力與系統思考中的變革:一些反思
6/15 歷時 (含交通)約7小時半
將陸續公布相關資料和照片 敬請期待 (王老師今天簽近80人的書 不亦樂乎.....)
我在介紹約200年前法國人畫拿破侖的兵力損失圖時
突然了解這種圖可以用來表示各種 "損失函數" 譬如說 等車的不對稱損失......
恰好今天是H A. Simon的冥誕
我在演講中指出Simon 在1999年給我的一封信
談如何將自己的學校當一組織/系列來研究
我還舉舉2009年演講題目是台中港路
這對東海大學而言是系統的環境---
鳥瞰20世紀的品質、生產力與系統思考中的變革:一些反思
v如何教管理學(Administration)是個難題。 目前美國大多數商學院所選出來的MBA(企管碩士) 大多至少有兩、三年商業實務經驗,這樣教起來就極不一樣了。
v
v要是學生沒有這種經驗背景, 我總是試著要求學生把所就學的的大學看成一個組織, 以組織學的話來看待大學中的事情,從而能把大學當作實驗室的代替 品。
v
v這並不改變你的論點(按:其實這是司馬賀在自傳《 我生活的種種模式》中的看法):許多管理學上的原理(princ iples) 很簡單而又明白清楚;難在如何根據所信的原理養成力行的習慣。
v
v然而,我們不該從中得出結論說:習慣是不可改的。(按:《 管理行為》中有專節討論組織的習慣與創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